如何促进中国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建设的探讨 |
![]() |
2012/6/9 22:38:23 |
伴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的人员越来越多,规范非公有制经济内部的劳动关系越来越成为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相适应,我国的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不规范到规范的逐步发展过程,对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建设还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新困难,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
一、中国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的特殊性
由于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制度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所以,我国的劳资双方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那种纯粹的阶级对立的关系,有它自身的特殊性。
第一,劳资双方在法律上、人格上、社会地位上是平等的。虽然劳资双方在经济上是雇佣被雇佣的关系,但在政治上,他们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他们的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受宪法和法律的保护。劳动者作为国家主人的地位,决定了资方既不能对其进行政治压迫,也不能进行非法经济剥削。因此,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不同于资本主义制度下那种充满阶级对立和利益对抗的劳资关系。
第二,劳资双方具有共同的利益基础。首先,非公有制经济只有为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才能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所允许和支持。国家之所以允许并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目的是为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对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积极作用,增强综合国力,增进人民的共同利益。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财富不仅以利润形式为资本所得,而且要通过税收形式形成公共财政,为社会主义公共事业服务,为全体人民服务。这就表明劳资双方具有共同的利益基础。其次,劳资双方只有相互信任、相互合作,才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资本才能多得利润,职工才能多得工资和福利,实现各自的利益。反之,如果劳资关系紧张,必然导致矛盾与冲突,影响经济效率和经济安全甚至导致企业破产,这对双方都不利。再次,非公有制经济是在我国劳动法制相对成熟的环境里生存发展的。
正是由于我国劳资双方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和政治地位,有着共同的利益基础,所以我国的劳资矛盾是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非对抗性矛盾。我国的劳资关系既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经济内部的包含阶级对抗性矛盾的劳资关系,也不同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内部平等的占有生产资料的劳动关系,而是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趋向和谐的劳资关系。劳资矛盾的非对抗性质,决定了解决矛盾的方法主要用经济的、法律的、民主的、谈判的、说服教育的方法来解决。
与非公有制经济内部劳资关系的特殊性相适应,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建设不能照抄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企业内部工会建设的经验,必须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要求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建设自觉坚持党的领导,自觉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自觉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上,做到主动维权、依法维权、科学维权,努力形成劳资双方和谐共赢的局面。 责任编辑:admin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