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工师网盟——政工职称高端发表平台! 欢迎访问政工师论文网!咨询热线:189-139-60251
政工师论文网提供论文写作资讯和辅导服务!电话:18913960251 邮箱:57094203@qq.com  QQ:57094203   微信号:57094203


您现在的位置: 政工师论文 >> 工会建设 >> 正文
列宁工会理论对中国现阶段工会建设的启示的思考
2012/6/9 22:35:05
摘要:在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列宁十分重视工会的建设,在把马克思的工会思想与俄国的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工会理论。现阶段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工会实践提出了很多新要求,列宁的工会理论对于中国现阶段的工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列宁;工会理论;工会建设

    2010年1月下旬开始,富士康接连发生员工坠楼事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富士康员工坠楼事件说明当代中国在企业内部制度以及员工自身素质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同时这一事件也折射出工会作用的缺失。近年来,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协调劳动关系方面要求工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工会的组织及运行方式不能很好适应这一要求,工会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更好地发挥工会在目前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建设一个平稳的劳工市场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题目,此时研究列宁的工会理论,从中获得指导和借鉴,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列宁工会理论主要观点探析

    列宁在深入研究俄国工人运动实践的基础上,创立了社会主义工会理论,论述了工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和任务。他主张建立工会是历史的需要,强调了工会存在的必然性,他说“工会不仅在历史上是必要的,而且在历史上是必然存在的工业无产阶级组织,这种组织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几乎包括了全体工业无产阶级。这是最基本的思想。”

    关于工会的地位,列宁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工会是处于党和国家政权之间的。无产阶级专政不是通过工会直接实现的,而是通过党来实现的,“党吸收了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由这个先锋队来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可是,没有工会这样的基础,就不能实现专政,就不能执行国家职能。”一方面工会建立起先锋队与群众之间的联系,工会通过日常的工作说服群众,另一方面工会又成为国家政权的“蓄水池”。

    关于工会的职能问题,列宁在批判托洛茨基的“工会国家化”主张的过程中,提出了工会的“古典二元理论”。他认为,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过程中,工会肩负双重任务和职能,既代表党和国家的利益,强调工会的组织职能;又代表职工的利益,强调工会的教育和管理的职能。他说“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作用。一方面,工会包括了全体产业工人,把他们吸收到自己的组织中,它是一个掌权的、统治的、执政的阶级的组织,是实现专政的阶级的组织,是实行国家强制的阶级的组织。但是,工会却不是国家组织,不是实行强制的组织,它是一个教育的组织,是吸引和训练的组织,它是一所学校,是学习管理的学校,是学习主持经济的学校,是共产主义的学校。”

    此外,列宁还批判托洛茨基的“保护工人阶级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不是工人国家里的工会的作用”的观点认为工会具有保护工人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的职能。列宁在论述工会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问题时指出,工会应该参加国家经济计划、生产计划等的制定,参与一切文化教育工作和生产宣传工作,参加规定工资和供给的标准以及加强劳动纪律和提高生产率等等。

二、中国工会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

    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提出要建立工人自己的组织——工会。改革开放后,伴随《劳动法》、《工会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与完善,工会的职能逐渐得到保障,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工会体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要求工会不断明确职能,改革原有的组织体制和活动方式。面对新形势,国家把加快组建新的工会组织作为当务之急,最大限度地把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目前我国工会建设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外资企业、私营企业以及农民工当中建立了工会,在稳定职工队伍、协调劳动关系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但是近年来,我国的劳动关系状况不容乐观,劳资矛盾突出。主要表现为: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的现象严重,劳动争议的数量大幅上升;劳资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增加,矛盾激化;劳动条件和劳动环境恶劣等侵犯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问题得不到有效地法律保护。因此,当前工会在调整和规范劳动关系方面的任务更加艰巨,工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而目前工会的建设本身还存在许多不足,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例如,由于外资企业、私营企业对工会的抵制以及农民工自身的特殊性,在这些地方建立工会的难度较大。许多地方虽然建立了工会但是实际作用不大,“说得多,做得少”,名存实亡或者建立不久就解散了。而且工会行政色彩浓厚,缺乏民主和法治,在运行机制等方面需要改进的地方还很多。[3]

三、列宁的工会理论对中国现阶段工会建设的启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多种经济成分构成的企业组织,利益的实现和分配机制、法制覆盖的程度和现状都出现了复杂局面,客观上使工会的维权职能被凸显,而这一趋势反过来又对工会的组织及运行方式提出了改革要求。此时研究列宁的工会理论对我们如何改革工会的组织及运行方式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列宁认为工会是处于党和国家之间的组织,在工会的职能中保护和维权的职能是工会最重要的职能,“工会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劳动群众最直接最切身的利益,工会必须要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维护工人阶级的利益。”[4]列宁关于工会地位与职能的论述,对我国现阶段工会建设的指导意义主要表现在国家和工会自身两个方面。

1、国家要做好工会建设的引导和支持

    第一,继续推进在不同经济成分企业组织中工会的建设,保障工会维权职能在不同经济成分企业中的有效发挥,实现列宁的工会“古典二元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外资以及私营企业等企业组织具有明显不同于国有企业的性质,企业主与工人之间在利益分配和实现方面存在严重的冲突和矛盾。据调查,侵犯工人权益的现象在外资和私营企业中普遍存在,一些地方甚至发生罢工、停产等突发事件。在这种劳资关系激烈冲突的情况下,列宁认为的工会建设的必要性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党要继续推动工会组织的建设,特别是在外资企业等基本没有党组织的地方,可以通过建设工会组织来扩大党的领导,最大限度地把工人组织起来吸收到工会中,增强工会的实力,充分发挥工会在企业决策和劳动关系协调中的作用。

    第二,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劳动法》、《工会法》等相关法律,在法律方面保障工会在国家政治经济以及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真正做到工会由职工选举产生,同时保证工会与企业管理者同等的地位,只有这样工会才能真正代表职工利益,才敢为职工谋利益,也才能真正的为职工维权。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许晓军教授,在就富士康跳楼事件接受采访时也认为“在立法上,应该更加强调工会和企业管理者之间的平等地位”。

    第三,国家为了及时了解职工的意见和要求,要不断地扩大工会参政议政的权利。列宁认为工会应该参与国家经济政策、方针的制定以及有关的劳动立法,这一观点在现阶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阶段我们要继续贯彻《关于工会参加党和政府有关会议和工作机构的指示》的通知要求,政府在制定国家的经济政策和发展计划时凡是涉及工会问题的全国总工会参加必要的会议,吸收工会参加涉及职工利益的各项重大改革的领导机构,以及在提名党委常委候选人等方面对工会进行政策的倾斜等,建立起政党与工人之间及时有效的沟通途径,使工人阶级的意见和利益能够及时的通过工会的渠道反映到政党和政府的政策制定中去,从而形成有利于工人利益的政策。[5]

2、工会要加强自身建设与发展

    第一,工会要积极推进《劳动合同法》等劳动法律的实施与监督,切实履行工会的维权职能。2007年我国先后出台了《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相关法律,一系列劳动法律的实施在保障劳动者基本权益,稳定劳动关系方面发挥着积极地作用。当前的经济条件下,劳资双方实力的失衡加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极易受到侵害,劳动关系状况复杂。而加强劳动立法是保障劳动者基本权益的重要措施,同时对于调整劳动关系、规范劳资双方的利益实现和分配机制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工会应该坚定不移的坚持贯彻实施相关法律,加强法律监督,切实推进法律的有效落实。[6]

    第二,工会要根据当前的经济环境调整工作方式,不断完善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建立内容全面、明确和规范的劳动合同,来协调劳动关系。列宁认为工会应该保护工人的物质与精神利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经济环境复杂,面对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企业组织,劳动者权益极易受到冲击,当职工与企业发生劳动争议的时候,工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维权职能,保护工人的利益,代表职工与企业进行交涉,而规范的劳动合同有利于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加强工会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由职工代表与企业代表就企业内部的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水平等进行谈判签订工资协议。”[6]不断加强工会在工作环境与工作条件等问题上的发言权。

    此外,工会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职能,提高工人阶级的综合素质,使工人适应企业的需要也为自己更好地维权打下基础。列宁认为工会是一所学校,是一个教育组织。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以及社会转型的变革时期,劳动者的思想观念、文化技术水平以及身心素质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面临许多问题,列宁认为的工会教育职能显得更加重要。为此,工会要积极贯彻《关于做好促进就业的通知》要求,开展就业前培训、在职培训、再就业和创业培训等,不断提高工人的职业技能和维权意识。[7]同时开展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业余活动,促使他们转变观念,提高应对新形势的能力。

四、小结

    事实说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需要强大的工会组织,积极地建立工会组织、发挥工会组织的职能很有必要。在进行工会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从前人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中获得指导,同时借鉴国外的先进成果建设更加高效的工会组织,其中列宁的工会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乔健.工会改革创新的理论思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2).

[3]本刊特约记者.中国工会的诞生、发展和改良[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9,(10).

[4]王晓明.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工会理论探析[J].求实,2010,(1).

[5]齐凌云.政党、工会与阶级基础[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6,(3).

[6]郑桥,傅麟,刘晓倩,牛玲《.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劳动关系新变化以及工会应对策略研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9,(6).

[7]谭泓.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劳动者主体地位的提高与综合素质的提升[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4).

责任编辑:admin


政工师职称论文 苏ICP备15025894号-1 无锡法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我们强调不发表不收费,诚信为先,支持淘宝交易,以客户利益为宗旨 
无锡市惠山区吴韵路321号惠山万达商业广场135号2021 (无锡)/江苏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南京) 联系电话:18913960251 邮箱:57094203@qq.com 邮编:210000
QQ:57094203 64857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