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新时期企业工会建设的创新 |
![]() |
2012/6/9 22:32:59 |
企业工会是最基层的工会组织,处于维权工作的第一线,直接承担着联系和服务职工的职能,是落实工会各项工作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关系、劳动关系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使企业工会工作面临更加复杂的内外部环境。正确认识和应对变化着的工会工作环境,不断推进企业工会建设的创新机制,对于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协调企业劳动关系、维护企业职工队伍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时期企业工会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对企业工会建设认识“不到位”问题仍然突出
当前,社会各界包括工会自身对企业工会建设的认识还没有完全到位,主要表现在:从企业党政领导层面看,从上到下对工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呈递减趋势,从政治的高度和法律的角度来认识工会的少,潜意识里不重视工会工作,而且越到基层,这种倾向越发明显。从工会自身层面看,工会干部的“浮躁心态”、“畏难情绪”、“无所作为思想”时有表现,工作中守摊子、混日子、丢不开面子的现象比较普遍,墨守成规、固步自封,精神状态不佳,工作缺乏创新,不能完全适应变化着的市场经济和劳动关系。从非公企业主层面看,小农思想深厚,法律意识不强,没有把依法组建工会当作是责任和义务,而是把工会当“对手”的多,当“帮手”的少,总是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工会组织,认为组建工会就是与企业主“对着干”,就得上缴“工会经费”,就会影响企业“正常生产”。从广大职工层面来看,最更多的关心的是经济利益,民主意识和素质普遍不高,对加入工会组织存在“无所谓”思想,对工会组织的归属感和信任感不强。
(二)工会干部素质能力“不相符”问题仍然突出
从企业工会看,机关化、行政化倾向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工作中各种形式主义盛行,工作重点不够突出,工作方法不能适应于企业实际。因此,工会基本维护职责不突出,没有真正地发挥作用,不能真正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职工对入会就更缺乏内在需求。同时,目前的产业工会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其组织建设模式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不适应新形势下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需要,缺乏针对性和代表性,不利于调整劳动关系,协调劳资双方矛盾。
二、完善新时期企业工会建设的创新机制
(一)完善和健全厂务公开机制,发挥工会作用
1、向企业经营管理重点部位深化。除商业机密外,不断向企业产品销售、质量、效益、劳动安全、新产品开发等生产经营管理领域延伸和发展,把企业生产经营的困难和优势、任务和奋斗目标及资产运作状况等全面公开,广泛听取广大职工的意见和建议,调动管理者和职工两个方面的积极性。
2、向企业改革攻坚领域拓展。及时公开关系到企业和职工前途命运的改革难点问题,广大职工关心的企业重大决策等热点问题,以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重要问题。
3、公开涉及职工切身利益方面的问题,同时畅通便于职工群众反馈意见的渠道。该措施有利于职工群众自觉自发的参与改革,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并有助于企业领导人集中群众智慧,防止决策失误;有利于职工群众了解改革背景,深化对改革的认识,增强对改革的心理承受能力;有利于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真正使工会在重大问题运作和处理过程中发挥作用。
(二)依法参与,增强工会的组织地位
1、重视源头参与。要积极参与企业规章制度和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制定和讨论工作,特别是参与有关职工劳动工资制度改革和生活福利制度方面的制定工作,推动企业建立健全职工权益保障体系。
2、重视过程参与。要坚持一切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健全党政工联席会制度。工会主席应及时掌握企业的经营动态,不失时机地为职工说话办事,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3、将民主评议干部工作制度化,充分发挥工会的参与职能。要进一步探索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新途径和新模式,完善和推行符合法律法规、充满生机活力的新机制。同时要提高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水平和能力,使工会真正成为代表和维护职工利益的群众组织。
(三)强化法律意识,落实维权职责
1、细化劳动标准,维护职工的劳动权利。劳动标准是调整劳动关系的基础,所有企业都要严格执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制定的劳动标准。
2、建立调整劳动关系机制。主要以制度为载体,要认真推行劳动合同制度,要推行和健全平等协商的集体合同制度;签订集体合同要着力在履行上下功夫。
3、抓好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工会作为劳动争议调解成员要扎实细致地开展工作,善于捕捉信息,注重源头参与,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法制观念,引导职工学法用法,遵纪守法,增强职工自我保护意识,促进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
4、用足用好《工会法》《企业工会工作条例》赋予的权利,切实担负起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重任。工会要敢于和善于用法律这一最有效、最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维权的主要手段,即从过去的主要依托党政开展工作转变为既要依托党政、也要依托法律法规上来。
(四)与时俱进,加强学习,提高工会干部素质
1、加强现代知识培训,完善工会干部学习制度。应加强对工会干部新的经济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专业理论的培训,要按照不同部门、不同产业工会工作要求,有计划有步骤的组织学习。工会干部要树立不断学习新知识的思想观念,努力提高劳动关系协调能力,依法办事能力。
2、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如建立并实行工会干部奖励基金和风险基金等,对在维权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工会干部实行重奖。要把提拔使用和福利待遇与工会干部素质和实绩挂钩,做到精神与物质奖惩并举,为广大工会干部营造宽松有利的政治氛围和工作环境,营造重视工会工作人才的氛围。
3、塑造典型,榜样引路。大力宣传,广造舆论,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工会干部提供保障;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留住高素质干部、鼓励干部不断创新的激励机制,总结和推广工会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弘扬先进精神和务实成绩,激励工会干部立足岗位,努力奉献,坚定做好工会工作的信心。
参考文献
[1]宗泉:《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版
[2]张蔚萍:《最新思想政治工作实务》,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工会干部培训教程》,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8月
[4]李梅:《试析我国工会维护社会职能的调整》,《工会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1期
[5]苏海南、王宏:《我国劳动关系出现的新变化及对策》,《工运参考资料》,2006年第6期
[6]熊健生:《企业党建与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2006年第10期
[7]吴焕荣:《略谈思想政治工作的机制创新及其方法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7年第3期 责任编辑:admin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