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工师网盟——政工职称高端发表平台! 欢迎访问政工师论文网!咨询热线:189-139-60251
政工师论文网提供论文写作资讯和辅导服务!电话:18913960251 邮箱:57094203@qq.com  QQ:57094203   微信号:57094203


您现在的位置: 政工师论文 >> 政工工作 >> 正文
浅谈灌输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灌输理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灌输,并不同于以往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填鸭式”、“注入式”、“强制灌输”、“硬性灌输”等不看对象、脱离实际、教条式的照本宣科的教学手段,而是灌输主体有目的、有计划、不断地对灌输对象即大学生进行科学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包括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等内容,使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自觉地意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引导他们逐渐形成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树立为祖国建设奋斗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灌输理论的由来

灌输的思想最先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早在 1843 年马克思就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了灌输论的思想,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素朴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在马克思看来,一旦科学的理论从外面灌输给无产阶级,就会导致无产阶级的解放。1844年,恩格斯明确提出理论教育具有灌输特点的观点,在 9 月致马克思的信中,他强调要反对“把卑俗的习气灌输到共产主义运动中去”简单而言,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先进理论不会自发产生,共产党必须加强对工人阶级的思想理论灌输。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史上,列宁第一个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灌输理论,强调无产阶级政党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南,向工人阶级灌输革命理论。在写于 1902 年的《怎么办?》一书中,针对当时社会存主义运动中新的“批评”派以“批评自由”为名,企图把资产阶级思想和资产阶级因素“灌输”到社会主义运动中的言行,列宁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灌输理论,全面系统深刻地阐述了灌输理论的内容,成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理,其主要内容包括 :

(1)灌输的对象:工人运动不可能自发地产生科学社会主义。列宁认为,虽然自发的工人运动本身就已表现了自觉性在某种程度上的觉醒,但自发性和自觉性毕竟不同。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主义的意识,“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2)灌输的内容:社会主义学说是从有产阶级的有教养的人即知识分子创造的哲学、历史学、经济学理论中发展起来的。“现代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按他们的社会地位来说,也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3)灌输的重要性:自发的工人运动容易受到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控制,因为“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渊源比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久远得多,它经过了更加全面的加工,它拥有的传播工具也多得不能相比。”因此,对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何轻视和任何脱离,对“自觉因素”的作用即无产阶级政党的作用的任何轻视,“完全不管轻视者自己愿意与否. 都是加强资产阶级思想体系对工人的影响。”

(4)灌输的方法: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要把自发的工人运动变为自觉的革命运动,就必须实现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把社会主义意识“从外面灌输给工人,即只能从经济斗争外面,从工人同厂主的关系范围外面灌输给工人。”“对于怎么办才能向工人灌输政治知识这个问题”,列宁指出,社会民主党是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的结合,“我们应当既以理论家的身分,又以宣传员的身分,既以鼓动员的身分,又以组织者的身分‘到居民的一切阶级中去’。”

列宁的“灌输论”科学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和传播的一般规律,比较集中地论述了思想理论教育的价值、方法、主客体等问题,为无产阶级政党开展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二、加强灌输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虽然我们今天的社会历史条件已不同于列宁所处的时代条件,理论“灌输”的对象也不同,但列宁所创立的灌输理论没有过时,特别是在当前世界形势复杂多变、经济全球化浪潮日益高涨的新时期,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也随之遇到了新的课题和挑战,灌输理论更应显示其强大的作用。再者,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要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对他们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尤显重要和紧迫,因此,灌输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仍具有很重要的价值。

(一)加强灌输理论有利于大学生认清国际形势的发展

21 世纪,是一个世界形势风云变幻、经济全球化浪潮日益高涨的新时期。在和平与发展的大背景下,当今国际形势的总体特征主要表现为:政治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经济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科学技术进步异常迅猛。在这复杂的国际局势下,我们面临着长期而巨大的国际压力,渗透与反渗透、遏制与反遏制、分裂与反分裂、颠覆与反颠覆的斗争将长期存在,并且异常尖锐。而在意识形态领域争夺阵地的斗争是关系到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前途、命运的大事和要事,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全民特别是作为祖国未来,民族希望的高校大学生的“阵地意识”。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思想宣传的阵地,社会主义思想不去占领,资本主义思想就必然会去占领。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要粉碎西方资本主义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就必须坚守社会主义阵地不动摇,坚持和加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灌输力度,坚持以“灌输”理论为指导。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牢占领意识形态的阵地是一项必要而又紧迫的重要的政治任务,这关系到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发展状况,所以要加强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灌输,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思想体系阵地,从而坚信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二)加强灌输理论有利于大学生把握国内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环境

“转型”一词并不是一个严格的学术用语,它最初源于化学界的“构型”和生物界的“进化”等概念。所谓的“社会转型”是指社会结构的整体性、根本性变迁,通常是指社会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从愚昧时代向文明时代,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特殊时期。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必经之路,具有历史的客观必然性。我国的社会转型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制度文化和西方文化所构成的复杂的文化背景中展开的,其实质就是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传统封闭社会向现代开放型社会、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以竞争和利益导向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不同文化的相互激荡、相互碰撞、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各种社会矛盾相对集中,同时充满着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社会主义与非社会主义等思想相互交织、相互融合,这必将给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内心情感带来变化,包括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变化。因此,为了使大学生能够正确把握国内社会转型这一特殊时期,抑制腐朽思想文化对大学生的侵蚀,就要加强理论的正面灌输,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大学生有正确的政治方向。

(三)加强灌输理论有利于大学生担当国家赋予的历史使命

灌输的“理论只要说服人,就会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 就是抓住了事物的根本。”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它是抓住了事物本质的彻底的理论,它能说服人,能掌握群众。大学生年纪较轻,正处于世界观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对他们进行灌输教育,以引导他们坚定政治立场、纯洁思想道德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因此,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必须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才会升华思想政治境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目光就会变得更加敏锐,眼界就会变得更加开阔,信念就会变得更加坚定。但理论掌握群众不是一种自然行为,而是一种人为活动,它依靠的就是灌输。通过对大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使大学生逐步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把大学生培养成合格的接班人,从而使他们担当起祖国和人民赋予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崇高而艰巨的历史使命。

三、灌输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实现

灌输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想取得良好的灌输效果,应在灌输的主客体、灌输的内容和灌输的方法上下功夫,具体要做到以下“三个统一”。

(一)实现灌输主体的引导性与灌输客体的参与性统一

要想达到良好的灌输效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灌输主客体的地位必须对等,要加强直接的信息交换与情感交流,重视灌输对象的情感、需求、爱好,以充分调动灌输客体的主动性。在新形势下,传统的那种“我讲你听”、“我说你做”的单向灌输模式已不适用,而要转向根据灌输客体的变化去提高灌输的实效性,使灌输主客体的引导性与参与性得到统一。第一,力求提高灌输主体自身的理论水平,准确把握灌输主体的教学角色。灌输主体是理论灌输的直接实施者,俗话说:“打铁首先自身硬”。提高灌输主体自身理论水平,直接关系到理论灌输的效果,是学生掌握理论关键所在。灌输主体是教学课堂的组织者,是教学过程的引导者,灌输主体的“引”是课堂深度学习的核心。在对灌输客体进行理论灌输时,重在对灌输客体引导,引导他们自觉、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课堂中,实现双向交流与双向互动。第二,认真研究灌输对象的特点,把握其接受灌输的规律,注重灌输客体的差异性,提高灌输的针对性,从而提高灌输客体的参与性。灌输是主客体双向交流的过程,作为灌输主体,应主动营造主客体互动的良好氛围,根据灌输客体的特点和灌输客体接受信息的具体情况来把握灌输的进程,使灌输客体积极地参与到灌输过程中。只有灌输主客体的引导性与参与性得到有效统一,才能使灌输效果达到最大化。

(二)实现灌输内容的科学性与时效性统一

明确灌输的内容是实现灌输目的的基本条件。因此,必须确保灌输内容的科学性与时效性。灌输内容的科学性,是指在灌输过程中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我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灌输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无产阶级政治意识。列宁说:“对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何轻视和任何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加强。”只有把社会主义思想和政治意识灌输到无产阶级群众中去,才能使工人自觉抵制资产阶级意识,才能使他们在同资产阶级的斗争中由自发走向自觉,由自在阶级变成自为阶级,才能完成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同理,只有把社会主义思想和政治意识灌输到大学生中去,才能使大学生完成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同时,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而不是僵化的教条,“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坚持灌输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同时,要注重其运用和发展的最新成果,突出体现时代气息的新内容。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理论内容要突出时效性,使思想理论教育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对象、贴近生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社会主义制度日益显示出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都为教学提供了极具说服力的生动素材。

(三)实现灌输方法的多样性与灵活性统一

灌输内容的多样性和灌输对象的差异性就必然要求灌输方法的多样性与灵活性。

“灌输”并不意味着枯燥乏味、死板教条。列宁认为,灌输的实质就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反对教条主义。“我们应当既以理论家的身分,又以宣传员的身分,既以鼓动员的身分,又以组织者的身分‘到居民的一切阶级中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去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武装群众。“要善于利用每一件小事来向大家说明自己的社会主义信念和自己的民主主义要求,向大家解释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世界历史意义。”“不要把我们的理论变成枯燥乏味的教条,不要光用书本子教他们理论,而要让他们参加日常的斗争。”反对教条主义的生硬灌输,强调了灌输的灵活性。过去思想政治教育中所遵循的“我讲你听”、“我打你通”的“单向式”、“填鸭式”的空洞说教已不适用,也不被新世纪的大学生接受。因此,在灌输过程中,必须注重提升灌输的方式和手段,采取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形式,如专题研讨、案例教学、课堂辩论等,从而达到师生双向互动,实现育人功能。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灌输教育提供了多样科技化的灌输手段,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灌输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先进灌输工具。在灌输过程中,要力求拓宽灌输渠道,以更加开放的灌输方式,更加灵活的灌输手段以及更加丰富的灌输载体来开展灌输实践,满足灌输客体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从而增强灌输的有效性。除此,还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经验来丰富灌输方式以提高灌输效果,在坚持正面灌输的同时,更加重视隐性灌输;把思想政治教育灵活地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以充分发挥学校这个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的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政工师职称论文 苏ICP备15025894号-1 无锡法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我们强调不发表不收费,诚信为先,支持淘宝交易,以客户利益为宗旨 
无锡市惠山区吴韵路321号惠山万达商业广场135号2021 (无锡)/江苏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南京) 联系电话:18913960251 邮箱:57094203@qq.com 邮编:210000
QQ:57094203 64857986